新闻资讯

媒体动态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动态

再议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的应对措施

日期:2023-10-09 07:46:20   来源:od体育官网在线登录入口

  4月12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了新闻发布会,主题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部署地方主管部门和作业单位,统筹做好两方面工作:一方面守护尽责,慎终如始,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;另一方面,继续做好日常的生活垃圾清运、保洁等工作,并落实好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与关爱措施。

  同时,对下一步的环卫工作提出了四点具体实际的要求,并介绍了上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部署了46个重点城市,坚定信心,迎难而上,突出提高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,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等工作重点,努力把疫情给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,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。

  在此,就“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”,并结合现在餐厨垃圾处理中遇到的问题,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的应对措施。

  疫情带来的影响,已远超我们的预期,涉及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。作为一位世界公民,除了同疫情作斗争,保护好自身安全外,还要对减少疫情影响蔓延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并想方设法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,冷静思考将要发生的一切及其应对措施,为全面复工做充分准备。

  疫情对生活方式的影响,直接带来的是垃圾量和质以及垃圾分布的变化。就生活垃圾而言,居民外出减少,在家制造的垃圾量增加;酒店停业,餐厨垃圾量明显减少,厨余垃圾量显著增加;一天三餐自己做饭,生活垃圾的成分也与以往不同。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,必然对垃圾的处理现状造成影响。

  其中,受影响最大的是餐厨垃圾的处理,现在收到的餐厨垃圾量减少了50%-80%,对运营企业的收益造成严重影响。特别是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处理,去年下半年开始,在46个重点城市做试点,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,疫情到来又加剧了滞后,使其应对措施更为复杂,或增加了欠账和应对难度。

  疫情即将过去,在新的形势下,餐厨和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否恢复到以前的状态,对以后工作还会有哪些影响,关键是怎么样应对?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。我们大家都知道要处理问题,必须搞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,以及重要关联因素。并在此基础上,探讨工艺技术、处理、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应对措施。

  其因,非同一般,需要统筹考虑所处的背景,尤其是国家制定出台的重要战略规划,包括2018年提出的新基建(涉及七大产业,其中包含环境产业),2019年两会报告上总理提出“智能+”和工业网络站点平台,国家近日发布的《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》等等,厨余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进入一个新阶段。

  就疫情的影响而言,餐厨垃圾量的减少,会很快恢复。能否恢复到之前状态,有两种可能:能和不能。能的理由是,企业和事业单位和学校回到正常状态,酒店会跟随其后。不能的理由是,有可能比原来多,也有一定的可能比原来少。

  原因是,有人预测疫情过后,餐饮业会出现报复或过度消费,餐厨量将增加;也有的人觉得,最近一段时间在家用餐的习惯有一定的概率会延续一段时间,甚至会成为一种新习惯,即在家或办公室用餐方式将延续。伴随而来的是本应在酒店产生的餐厨垃圾,混入了生活垃圾,进入厨余垃圾,对餐厨和厨余垃圾的处理都会造成影响。

  这种影响,给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工艺技术提出的要求是,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能力。就常用厌氧工艺而言,可采取的措施是:一,厨余垃圾采用干发酵技术,或与部分餐厨垃圾混合处理,提供效率,减少废水排放;二,在厌氧环节增加高、中、低温切换功能,可调整其处理量,如量大时用高温;三,在预处理环节增加前分选环节和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,可接收杂物多的垃圾,并防止因设备损害而停产。

  同时,利用新基建的红利,尤其是“智能+”工业网络站点平台,服务于工业生产的价值创造和效率优化。既是对新基建工作重点的进一步明确,也是对新基建计划的进一步强化。特别是近日发布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,对环境治理规定要求将更加严格,技术支撑体系需自力更生,“智能+环卫设施”和环卫产业网络站点平台将成为主流。

  据测算,新基建的资金投入高达25万亿,大多分布在在通信网络方面,包括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5G技术和基站建设等,以满足共享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,及平台时代所需的公共设施。同时,设备的智能化和运营管理的平台化,可减少或避免人与人、人与物的接触,这是疫情防护的有效举措。

  早期餐厨垃圾的处理模式,按生产的基本工艺和产品的不同分成四种模式:脱水分离生产饲料、养虫生产蛋白质、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。规模在100-200吨每天,独立建厂生产经营。在工艺技术一定的情况下,收益主要根据政府补贴,其次受产品销路和管理上的水准的影响。

 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技术越来越成熟,经营管理经验也慢慢变得丰富,项目投资收益率逐渐趋于合理,虽然不够高,但较为稳定。从开始的餐厨垃圾难收集,到预处理设备容易堵塞,以及比较普遍的人才教育培训问题:各地第一个餐厨项目,招聘新人上岗,等于用新人开新车炼手,炼成后属于稀缺人才,容易被其他公司挖墙脚,公司再招新人炼手,如此就形成恶性循环,这也是项目盈利能力差的一个原因。

  项目的投资运营属于企业行为,在追求利润的驱动下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讨,包括工艺技术的创新、工程投资建设模式的改进、规模效益的追求、运营条件的优化、生产管理上的水准的提升等。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尤其是在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方面与厨余垃圾、污泥等的协同处理,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园模式,在提高投资收益方面有明显成效。

  因多种废弃物联合不但有规模效应,并且还有不同废弃物之间综合利用的协同效应,主要体现为废弃物转化效率的提高,以及人力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。特别是实施干、湿垃圾分类后,厨余垃圾的量突然剧增,厨余垃圾将成为城市有机废弃物的主流,餐厨垃圾与厨余垃圾合并处理,是科学的选择,也是发展的必然。

  建设模式是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的一个主要的因素,传统工程建设模式具有成本高、工期长和效率低的缺点。概括为一点是层层分包,中间环节太多,是工程建设长时间没解决的痛点。平均按2个中间环节计的线%的成本空间可降。

  要颠覆传统工程建设模式,重点是如何去中间层。可喜的是网络站点平台技术是去中间环节的有效办法。即在网络站点平台上,业主与各供应商直接对接,包括设备、原材料、施工和监理等,遵循平台运行规则,和项目主体的统一调度安排。

  问题转移到了网络站点平台的建设上,即这样的平台谁来建?谁来运营维护?答案都是企业。企业作为投资运营主体,是平台的所有者,一般拥有餐厨项目建设运营经验,并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。同时,需要政府引导和其他关联主体的热情参加,包括用户和平台应用程序开发者。

  我国在2014年已立题开发,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,并构建了话梅糖工程服务众包平台。认为工程建造平台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工程建造服务化,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平等、开放的互联网共享平台,为工程建造的各主体进行工程建造服务的交易、共享和协作提供一个统一的场所和空间,即工程建造平台。

  该成果已得到了应用,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工程建设平台会推向市场,并普及到餐厨和厨余工程建设中。尤其是疫情后,政府财政压力增大,该平台模式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更加急需和必要。

  影响餐厨项目投资回收期的因素,除了工程建设成本高,还有工程运营费用高。期间,为降低运营费用,进行了减少设备能耗、提高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、提升设备正常运行效率的开发工作,并进行了优化人员结构、提升管理上的水准的努力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  在此基础上,随着网络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和国家对发展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的鼓励,环境工程运营平台的建设呼之欲出,与工程建设平台互为“姐妹”,可实现餐厨项目线上运营管理即无人智能工厂,通过大数据和优化模型,做到提质增效。

  另外,工程寿命也是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的一个因素,有了智能化和平台化技术,可实现维保的专业化,做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同时,实现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求的一张网络和一个账本。平台化运营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方便,可获得项目运行的即时数据;区块链技术的应用,可做到全过程运行数据的可追溯;优化运营条件,可实现降本增效30%以上。

  按照现代环境治理政策:“污染者付费+第三方治理”机制,落实“放管服”与合理补偿,逐渐去中间环节,彻底市场化,使盈利有保障。其实,政府补贴可以线上完成,实际做到污染者付费和市场化运作,再去掉“政府收费后再支付给运营企业”这个中间环节,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,而且还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做好监管。

  去年,垃圾分类政策的出台,使厨余垃圾的处理进入了议事日程。由于,在没做好厨余垃圾处理准备工作的情况下,强行启动了垃圾分类,厨余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,很快又反过来影响了垃圾的分类,迫使咱们进行厨余垃圾处理短板的弥补工作,探讨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应对措施的意义就不言而喻。在这种情况下,疫情突如其来,前期工作又被暂时中断,并带来一系列新问题。

  在疫情还没有被消灭的背景下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了新闻发布会,有关领导的讲话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。特别是“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”,这句话格外重要,我认为是发布会上领导们的讲话中,最有分量的话之一,也是最感人的话:落实好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与关爱。“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”,意味着领导有直面现实的勇气,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担当,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重心开始向后端延伸,从重分类到重分类后的处理和利用,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将成为投资的方向,也是环卫行业的一个新起动市场。